原創發力零售,銀行真的成功了嗎?

原創發力零售,銀行真的成功了嗎?
2019-04-21 20:36
來源:薛洪言

在互聯網金融的衝擊和經濟增長加速的雙重壓力下,商業銀行紛紛開始互聯網和金融科技轉型,大力推動零售業務的發展。經過幾年的努力,零售業務特別是消費貸款增長迅速,但以此來看,能說明銀行的轉型是成功的嗎,事實可能遠非如此。

2016年6月,在首屆FTCC(金融科技CTO俱樂部)峰會上,時任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發表了對金融科技賦能的看法,“對生態夥伴是助力不是顛覆,從一開始就共創產品設計,從雙方渠道,業務合作到數據合作,再到風控和後端服務“。

描繪的是共同努力,共同進步的畫卷,不少銀行卻選擇走捷徑,直奔流量而去 – 科技進步看不見,摸不著,業績增長才是實實在在的成績。

當銀行放下芥蒂,默默做起了開放平台背後的資金方,外在表現便是開放平台撮合業務量的爆發式增長。

以簡普科技為例,2016年下半年以來,短短兩年,半年度貸款推薦量膨脹了近6倍,半年度信用卡推薦量脹大了近7倍。

金融科技開放平台撮合量的快速增長,最終表現為銀行等持牌機構表內消費貸款的快速膨脹,以及個貸業務利潤貢獻的快速提升。給人的感覺是,零售轉型成效卓著。

2018年,在全部利息收入中,16家上市銀行(基於數據可得性,從32家上市銀行中選取16家作為代表)的個貸利息佔比增至42%,照此速度,2020年,個貸利息收入有望全面超越公司貸款,成為銀行業第一大收入來源。

屆時,銀行業持續五年之久的零售轉型,可算是大功告成了。

真的大功告成了嗎?

很多銀行把金融科技轉型簡化為零售轉型,又把零售轉型簡化為消費貸款規模的增長,繼而是零售條線收入佔比。金融科技轉型本來是涉及全行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,最後被簡化成一個數字 – 零售收入佔比,佔比超過50%則成功,低於50%嘛,同志仍需努力。

走捷徑,結果又把路走歪了 – 魚有了,漁沒有。

2018年以來,地方監管亮劍助貸和聯合貸款,對助貸大加限制,就是對這種現象的糾偏。

在監管眼裡,規模不重要,風險重要;規模不重要,能力重要規模上去了,底層科技能力全部依賴外包,沒有能力又積聚風險,監管自然要出手。

金融科技的轉型,首先是底層系統架構的轉型,從集中式,IOE式架構轉為分佈式,開放式架構。底層架構不改,就如新車配個舊的發動機,只在配飾,外觀上下功夫,自欺欺人。

其次是業務流程的重塑。發動機換新了,操作起來還要便捷,高效,適應用戶對體驗的要求。之前在網點開個戶要等1個小時的事,絕不能再重演了,否則,哪好意思說自己是金融科技銀行呢。

再次是用戶運營和場景生態搭建。萬事俱備,只等客來。準備得再好,沒有用戶光臨,在商業上就不成功,轉型也沒了意義。要吸引用戶,涉及到場景搭建,用戶運營,對銀行來講,都是新東西,需要一點一點從頭做起,要下笨功夫,沒有捷徑。

最後,呈現出來的才是一家金融科技銀行。從硬件到軟件,從機制到文化,樣樣新鮮,有活力,這才算成功。

很多銀行省略(外包)了過程,直奔結果而去,好的結果 – 零售利潤佔比提升 – 只能維護一陣子,不能持續一輩子。

更糟的是,用進廢退。那些被省略的環節,越是被忽視,就變得越難,直至成為翻不過去的大山。慢慢的,轉型再也無望了,不少銀行,越來越像資金管道。

當然銀行中也不乏少數如招商,平安這樣的佼佼者,但從整個行業來看,轉型成功的曙光依舊沒有出現。

作者:薛洪言,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來源:洪言微語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責任編輯:

聲明: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台,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
銀行新車轉型
閱讀()

投訴

本站聲明:網站內容來源搜狐http://it.sohu.com/?spm=smpc.content.nav.9.15547950851918j6oPHd,如有侵權,請聯繫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

【工業五金設備情報站】

※想了解板式熱交換器的規格與如何選用?

※實驗型噴霧式乾燥機相關影片介紹

※工業攪拌機適合用於哪些作業場所?是否有危險性?

 

原創發力零售,銀行真的成功了嗎?